欢迎访问太和县中医院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新闻信息

轻松埋线 享“瘦”健康 —— 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引领中医减肥新风尚

发布日期:2024-07-17  来源:  浏览次数:1636

为提升诊疗和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就医体验。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积极探索与创新中医治疗方法,该科室开展的“穴位埋线疗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便捷性,为众多功能性疾病、慢性疾病及肥胖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穴位埋线疗法,作为中医针灸学的延伸与发展,它巧妙地将留针、粗针透穴、放血及组织疗法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高效、持久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该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植入可吸收的生物蛋白线,持续刺激穴位,达到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目的,尤其适用于脂肪肝、单纯性肥胖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与调理。一位脂肪肝合并产后肥胖的患者张女士,长期受困于体重与健康的双重压力。在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后,仅经过四次治疗,不仅肝弹性指数从重度降至中度,体重及腹围也实现了明显下降,身体状况显著改善,重拾自信与活力。

来自清浅镇的杨先生,长期饱受脂肪肝及腹部胀满之苦。经过一个疗程,共计六次的穴位埋线治疗后,腹胀症状完全消失,脂肪肝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他由衷地感谢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的精湛医术。

临泉县的刘女士,产后体重激增20余斤,尝试了多种减肥方法均未见效。在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后,不仅成功瘦身,还收获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表达感激之情,她特意送来锦旗,称赞这一疗法“绿色安全,效果显著”。

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通过穴位埋线疗法的成功应用,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减肥与疾病治疗手段,更体现了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健康调理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一创新疗法的推广,不仅丰富了中医临床治疗手段,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健康选择,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未来,太和县中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与创新,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音,让中医智慧惠及千家万户。


【重点专科推荐】

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肝病科

科室基本情况及医疗优势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成立于1995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拥有一支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医护队伍。全科医生10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护理人员13人;硕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6人,安徽省基层名中医1人,名老中医工作室2间(汪从献、张桂华),长三角合作项目:岐黄学者上海曙光医院高月求名医工作室1间;人才培养基地设在北京、上海两地,并长期聘请上海曙光医院高月求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张国梁教授为我科指导老师。设立病床50张,全年收治近两千人次,始终坚持以中医为主,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大力发扬中医药治疗急慢性肝病的主导优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特色疗法治疗各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衰竭、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及不明原因性黄疸等病,深受患者信任。

科室拥有设备: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18台、中药离子导入机1台、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仪1台、微波消融仪1台、人工肝治疗机一台,法国产瞬时弹性超声1台,同时医院配备PCR荧光定量分析仪1台、二对半定量分析仪1台(雅培试剂)、彩色多普勒超声10台、64排128层CT及3.0T核磁共振等。

科室开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艾灸、红光肝区辐照(大力神)、中药灌肠、脐火疗法、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等八项中医特色疗法和腹水无菌超滤、人工肝、射频消融、介入栓塞等四项现代治疗,自行研制院内制剂6种(胆栀清肝丸、柴芍肝康丸、参芪愈肝丸、参珠保肝丸、蓝贞保肝胶囊、鳖甲软肝胶囊),其中5种已取得省药监局批准文号,极大地保证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需要。

临床教学方面

肝病现有硕士生导师1名,规培带教教师8名,目前所带中医住培学员人数6人/月,带实习生2人/月,科主任长期带教规培医生3人,所有老师均按照实习、规培大纲,指导实习生、规培生熟悉了解并掌握肝病科常见病中西医治疗和并发症处理,合理应用中医药,掌握体格检查及影像学知识,熟练掌握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等操作,规培生出科前达到能独立值班的水平。

承担课题及获奖情况

科室承担市级课题2项,县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1项,获阜阳市科技进步奖1项;多年来,我科始终致力于专科规模、人才梯队、技术优势、特色疗法、院内制剂、科研成果等各方面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5年获阜阳市“青年文明号”、2006年被列为市级特色重点专科、2008年进入安徽省重点专科、阜阳市中医名科、2009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

联系电话:0558-8519252  13500590896


文:王绍勇

为提升诊疗和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就医体验。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积极探索与创新中医治疗方法,该科室开展的“穴位埋线疗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便捷性,为众多功能性疾病、慢性疾病及肥胖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穴位埋线疗法,作为中医针灸学的延伸与发展,它巧妙地将留针、粗针透穴、放血及组织疗法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高效、持久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该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植入可吸收的生物蛋白线,持续刺激穴位,达到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目的,尤其适用于脂肪肝、单纯性肥胖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与调理。一位脂肪肝合并产后肥胖的患者张女士,长期受困于体重与健康的双重压力。在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后,仅经过四次治疗,不仅肝弹性指数从重度降至中度,体重及腹围也实现了明显下降,身体状况显著改善,重拾自信与活力。

来自清浅镇的杨先生,长期饱受脂肪肝及腹部胀满之苦。经过一个疗程,共计六次的穴位埋线治疗后,腹胀症状完全消失,脂肪肝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他由衷地感谢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的精湛医术。

临泉县的刘女士,产后体重激增20余斤,尝试了多种减肥方法均未见效。在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后,不仅成功瘦身,还收获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表达感激之情,她特意送来锦旗,称赞这一疗法“绿色安全,效果显著”。

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通过穴位埋线疗法的成功应用,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减肥与疾病治疗手段,更体现了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健康调理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一创新疗法的推广,不仅丰富了中医临床治疗手段,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健康选择,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未来,太和县中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与创新,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音,让中医智慧惠及千家万户。


【重点专科推荐】

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肝病科

科室基本情况及医疗优势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成立于1995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拥有一支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医护队伍。全科医生10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护理人员13人;硕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6人,安徽省基层名中医1人,名老中医工作室2间(汪从献、张桂华),长三角合作项目:岐黄学者上海曙光医院高月求名医工作室1间;人才培养基地设在北京、上海两地,并长期聘请上海曙光医院高月求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张国梁教授为我科指导老师。设立病床50张,全年收治近两千人次,始终坚持以中医为主,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大力发扬中医药治疗急慢性肝病的主导优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特色疗法治疗各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衰竭、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及不明原因性黄疸等病,深受患者信任。

科室拥有设备: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18台、中药离子导入机1台、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仪1台、微波消融仪1台、人工肝治疗机一台,法国产瞬时弹性超声1台,同时医院配备PCR荧光定量分析仪1台、二对半定量分析仪1台(雅培试剂)、彩色多普勒超声10台、64排128层CT及3.0T核磁共振等。

科室开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艾灸、红光肝区辐照(大力神)、中药灌肠、脐火疗法、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等八项中医特色疗法和腹水无菌超滤、人工肝、射频消融、介入栓塞等四项现代治疗,自行研制院内制剂6种(胆栀清肝丸、柴芍肝康丸、参芪愈肝丸、参珠保肝丸、蓝贞保肝胶囊、鳖甲软肝胶囊),其中5种已取得省药监局批准文号,极大地保证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需要。

临床教学方面

肝病现有硕士生导师1名,规培带教教师8名,目前所带中医住培学员人数6人/月,带实习生2人/月,科主任长期带教规培医生3人,所有老师均按照实习、规培大纲,指导实习生、规培生熟悉了解并掌握肝病科常见病中西医治疗和并发症处理,合理应用中医药,掌握体格检查及影像学知识,熟练掌握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等操作,规培生出科前达到能独立值班的水平。

承担课题及获奖情况

科室承担市级课题2项,县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1项,获阜阳市科技进步奖1项;多年来,我科始终致力于专科规模、人才梯队、技术优势、特色疗法、院内制剂、科研成果等各方面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5年获阜阳市“青年文明号”、2006年被列为市级特色重点专科、2008年进入安徽省重点专科、阜阳市中医名科、2009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

联系电话:0558-8519252  13500590896


文:王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