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和县中医院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强化服务细节 助力患者康复2024年第一季度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康复二科护理团队

发布日期:2025-01-08  来源:  浏览次数:335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康复二科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精研服务细节,致力于将科室打造成充满温情的港湾,成为患者贴心的守护天使。

优质护理举措一:多样便民设施,满足多元需求

30%-45%的卒中后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鼻饲饮食成为他们维系生命的必要途径。为精准回应患者及家属的多元需求,科室在配餐间贴心配备了冰箱与微波炉。冰箱守护食材的新鲜,微波炉则能随时为患者呈上温热的餐食,巧妙化解就餐难题。考虑到康复患者住院周期漫长,为减轻陪护人员的负担,科室在晾晒间增设洗衣机,让患者及家属在琐碎日常中,真切感受到关怀的温度。

优质护理举措二:柔光小夜灯,传递脉脉温情

科室夜间仅有一名值班护士,当护士在某一病房停留时间稍长,其他患者若突发病情变化或急需帮助,便可因无法及时寻到护士而心生不满,甚至延误治疗。为解决这一问题,科室引入小夜灯这一巧思。夜班护士巡视病房时,将小夜灯悬挂于病房门口,同时,护士站设有醒目的温馨提示牌,标注“夜间护士在提示灯亮的病房”。如此,患者和家属在有需求时,便能迅速定位护士所在。此外,针对康复二科患者普遍存在的睡眠障碍问题,护士夜查房使用柔光灯,既能细致观察患者状况,又避免惊扰其他患者与家属的休憩,此举大幅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优质护理举措三:卫生间荧光条,筑牢安全防线

科内肢体偏瘫与高龄患者占比较大,为降低夜间跌倒风险,在每个卫生间精心粘贴荧光条。当患者夜间如厕时,荧光条散发的柔和光线,既能保障患者安全,显著降低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又不影响其他患者的睡眠,为患者的康复增添了一份安心。

优质护理举措四:多元宣教模式,助力康复进程

在康复过程中,健康宣教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住院期间,为提升患者的康复依从性,科室开启全程宣教模式。入院伊始,借助图片、二维码与视频等多元载体开展宣教;住院期间,健康促进小组定期举办健康小讲座,凭借专业知识为患者的康复锻炼精准导航;同时,建立微信交流群,依据患者的评估结果,灵活调整健康教育内容,助力患者实现功能恢复与心理重建。这些看似细微的举措,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切实提升康复疗效。

优质护理服务举措五:依托“互联网+”护理,延续服务关怀

出院并非服务的终点,而是延续关爱的新起点。为持续提供优质服务,患者出院时,医护团队联合制定个性化的康复与护理指导方案,并通过微信或电话定期随访,为患者提供线上指导。同时,借助院内“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成功打通护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满足患者多样化、差异化、专业化的需求。

康复二科的优质护理服务无缝衔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一个环节,以亲切、专业、可靠的姿态,为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筑牢根基。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我们始终砥砺前行。未来,康复二科将持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专业、贴心的康复护理服务。

科室简介

太和县中医院康复二科是集康复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现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设立病床45张,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护人员充分把握国内康复新理念和新技术,在阜阳市康复医学领域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科室拥有国内一流的康复治疗设备和康复训练设备。诊疗范围:1.神经系统疾病与损伤:脑中风、脑外伤、脑手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截瘫和四肢瘫等;2.肌肉、骨关节疾患与损伤:颈椎病、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炎、骨折术后、术后肌肉韧带挛缩、关节置换术后、肌肉软组织损伤等。我科始终秉承专业、服务、奉献、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强调预防、治疗与康复相结合,中医康复与现代医学的康复技术相结合,提倡早期康复介入、全面康复。尽量减少药物使用,减轻疾病影响,帮助病患提高生活质量,重返家庭社会。科室开展治疗项目涵盖中西医康复治疗手段,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外敷、中药熏洗、超短波、中低频脉冲电治疗、作业治疗、运动治疗、MOTOMED等。

太和县中医院康复二科门诊:门诊楼二楼东头

住院部:太和县中医院大道院区8楼、9楼

医办室电话:0558——8632007

护办室电话:0558——8315956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康复二科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精研服务细节,致力于将科室打造成充满温情的港湾,成为患者贴心的守护天使。

优质护理举措一:多样便民设施,满足多元需求

30%-45%的卒中后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鼻饲饮食成为他们维系生命的必要途径。为精准回应患者及家属的多元需求,科室在配餐间贴心配备了冰箱与微波炉。冰箱守护食材的新鲜,微波炉则能随时为患者呈上温热的餐食,巧妙化解就餐难题。考虑到康复患者住院周期漫长,为减轻陪护人员的负担,科室在晾晒间增设洗衣机,让患者及家属在琐碎日常中,真切感受到关怀的温度。

优质护理举措二:柔光小夜灯,传递脉脉温情

科室夜间仅有一名值班护士,当护士在某一病房停留时间稍长,其他患者若突发病情变化或急需帮助,便可因无法及时寻到护士而心生不满,甚至延误治疗。为解决这一问题,科室引入小夜灯这一巧思。夜班护士巡视病房时,将小夜灯悬挂于病房门口,同时,护士站设有醒目的温馨提示牌,标注“夜间护士在提示灯亮的病房”。如此,患者和家属在有需求时,便能迅速定位护士所在。此外,针对康复二科患者普遍存在的睡眠障碍问题,护士夜查房使用柔光灯,既能细致观察患者状况,又避免惊扰其他患者与家属的休憩,此举大幅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优质护理举措三:卫生间荧光条,筑牢安全防线

科内肢体偏瘫与高龄患者占比较大,为降低夜间跌倒风险,在每个卫生间精心粘贴荧光条。当患者夜间如厕时,荧光条散发的柔和光线,既能保障患者安全,显著降低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又不影响其他患者的睡眠,为患者的康复增添了一份安心。

优质护理举措四:多元宣教模式,助力康复进程

在康复过程中,健康宣教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住院期间,为提升患者的康复依从性,科室开启全程宣教模式。入院伊始,借助图片、二维码与视频等多元载体开展宣教;住院期间,健康促进小组定期举办健康小讲座,凭借专业知识为患者的康复锻炼精准导航;同时,建立微信交流群,依据患者的评估结果,灵活调整健康教育内容,助力患者实现功能恢复与心理重建。这些看似细微的举措,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切实提升康复疗效。

优质护理服务举措五:依托“互联网+”护理,延续服务关怀

出院并非服务的终点,而是延续关爱的新起点。为持续提供优质服务,患者出院时,医护团队联合制定个性化的康复与护理指导方案,并通过微信或电话定期随访,为患者提供线上指导。同时,借助院内“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成功打通护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满足患者多样化、差异化、专业化的需求。

康复二科的优质护理服务无缝衔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一个环节,以亲切、专业、可靠的姿态,为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筑牢根基。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我们始终砥砺前行。未来,康复二科将持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专业、贴心的康复护理服务。

科室简介

太和县中医院康复二科是集康复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现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设立病床45张,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护人员充分把握国内康复新理念和新技术,在阜阳市康复医学领域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科室拥有国内一流的康复治疗设备和康复训练设备。诊疗范围:1.神经系统疾病与损伤:脑中风、脑外伤、脑手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截瘫和四肢瘫等;2.肌肉、骨关节疾患与损伤:颈椎病、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炎、骨折术后、术后肌肉韧带挛缩、关节置换术后、肌肉软组织损伤等。我科始终秉承专业、服务、奉献、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强调预防、治疗与康复相结合,中医康复与现代医学的康复技术相结合,提倡早期康复介入、全面康复。尽量减少药物使用,减轻疾病影响,帮助病患提高生活质量,重返家庭社会。科室开展治疗项目涵盖中西医康复治疗手段,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外敷、中药熏洗、超短波、中低频脉冲电治疗、作业治疗、运动治疗、MOTOMED等。

太和县中医院康复二科门诊:门诊楼二楼东头

住院部:太和县中医院大道院区8楼、9楼

医办室电话:0558——8632007

护办室电话:0558——831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