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和县中医院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新闻信息

【阜阳新闻联播】节目组来院作《加快建设优质均衡的区域性医疗卫生强市》专题报道

发布日期:2024-01-25  来源:  浏览次数:1211


为学习贯彻阜阳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优质均衡的区域性医疗卫生强市,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促进全市中医药振兴发展,1月25日上午,在阜阳市卫健委中医科科长刘海彬陪同下,阜阳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组到太和县中医院作专题报道。院党委书记李建英,党委副书记、院长班文明,院长助理、医务科科长付耀武及药剂科、制剂室等科室负责人陪同。

节目组先后到中药房、饮片公司、制剂室等实地采访患者、相关科室负责人及院领导,对太和县中医院中医药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报道。近年来,该院始终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建设作为医院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和考核制度,实行综合目标管理,确保中医药特色成为医院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在专科建设中的作用,设立重点专科研究室6个;骨伤科、心病科、脑病科、老年病科、康复科入选国家“十四五”中医优势专科候选名单;骨伤科、心血管科获批安徽省首批“十四五”省级中医优势专科;老年病科获批第二批省级中医特色专科。


医院高度注重中药制剂研发,挖掘、整理、传承和推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收集、整理古法古方及本院历年来的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同时组织高层次人才进行新品种开发,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法、院内制剂。2022年获得安徽省区域制剂中心。目前,获省药监局批文制剂达37个,其中19个制剂品种纳入安徽省医保报销目录,在全省23家医疗机构开展制剂调剂使用,承担安徽省内6家医院委托加工的制剂品种共15个。该院常用中药饮片516种,建立规范的皖北智慧化中药煎煮服务中心,开展中药及院内制剂代煎代邮业务,让太和及周边百姓都能及时、便捷地获得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中药房负责人司黎军介绍,随着春节临近,民工返乡,中药调剂量持续增加。目前,中药房每天调剂6000余剂,每天煎药3000余剂,日最大煎煮达2万袋。李建英表示,该院研发生产的中药制剂,对于体现中医的地域疾病诊疗特色、中医药特色,弥补市场中成药的不足、推动阜阳市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太和县中医院积极响应医疗区域强市、振兴中医药发展的号召,充分发挥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在制剂生产能力、人才队伍、研发水平方面优势,带动区域内中药制剂水平整体提升,更好的满足中医药特色诊疗及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为全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来积极贡献。

文:王绍勇


为学习贯彻阜阳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优质均衡的区域性医疗卫生强市,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促进全市中医药振兴发展,1月25日上午,在阜阳市卫健委中医科科长刘海彬陪同下,阜阳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组到太和县中医院作专题报道。院党委书记李建英,党委副书记、院长班文明,院长助理、医务科科长付耀武及药剂科、制剂室等科室负责人陪同。

节目组先后到中药房、饮片公司、制剂室等实地采访患者、相关科室负责人及院领导,对太和县中医院中医药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报道。近年来,该院始终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建设作为医院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和考核制度,实行综合目标管理,确保中医药特色成为医院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在专科建设中的作用,设立重点专科研究室6个;骨伤科、心病科、脑病科、老年病科、康复科入选国家“十四五”中医优势专科候选名单;骨伤科、心血管科获批安徽省首批“十四五”省级中医优势专科;老年病科获批第二批省级中医特色专科。


医院高度注重中药制剂研发,挖掘、整理、传承和推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收集、整理古法古方及本院历年来的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同时组织高层次人才进行新品种开发,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法、院内制剂。2022年获得安徽省区域制剂中心。目前,获省药监局批文制剂达37个,其中19个制剂品种纳入安徽省医保报销目录,在全省23家医疗机构开展制剂调剂使用,承担安徽省内6家医院委托加工的制剂品种共15个。该院常用中药饮片516种,建立规范的皖北智慧化中药煎煮服务中心,开展中药及院内制剂代煎代邮业务,让太和及周边百姓都能及时、便捷地获得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中药房负责人司黎军介绍,随着春节临近,民工返乡,中药调剂量持续增加。目前,中药房每天调剂6000余剂,每天煎药3000余剂,日最大煎煮达2万袋。李建英表示,该院研发生产的中药制剂,对于体现中医的地域疾病诊疗特色、中医药特色,弥补市场中成药的不足、推动阜阳市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太和县中医院积极响应医疗区域强市、振兴中医药发展的号召,充分发挥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在制剂生产能力、人才队伍、研发水平方面优势,带动区域内中药制剂水平整体提升,更好的满足中医药特色诊疗及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为全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来积极贡献。

文:王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