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成立焦常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发布日期:2023-07-25 来源: 浏览次数:2618
7月21日--22日,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成立大会暨伤寒论扶阳法辩证思路及临床应用最新进展继教班会议在太和县华源酒店宴会中心成功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潘爱军,阜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马振华,阜阳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刘海彬,太和县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震,阜阳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邓红卫,阜阳市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南冰,太和县中医院党委书记李建英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来自全市各卫生医疗单位中医重症急诊专业医师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太和县中医院院长助理、医务科科长付耀武主持。
马振华代表阜阳卫健委、阜阳市中医药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的祝贺!他指出中医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阜阳市卫健委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学会成立之后,要依托专家资源,凭借各自专长,构建内涵丰富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医学专委会在中医药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太和县中医院作为主委单位,要以此为契机,努力做好服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会员,把握住当前中医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通过凝聚多方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李震指出,经阜阳市中医药学会批准,由太和县中医院牵头发起成立重症专委会,这是对太和县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信任和激励,让我们倍感荣幸。相信今天重症专委员会平台的搭建,对推动重症医学临床科研和学术交流,规范重症医学诊疗标准,完善重症医学学术体系,培养更多掌握现代急危重症救治知识和医疗技能的专业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和县中医院要以此次成立大会为契机,持续推动重症学科医疗、教学、科研水平的同质化发展,为推动阜阳地区重症学科的发展尽心出力。
李建英首先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对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专家及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李建英指出,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是为了进一步促进阜阳市中医重症医学科的学术交流,深入探讨重症医学科诊疗领域的新进展,这是中医人的骄傲,也是阜阳中医界的盛事。市中医药学会批准了我们太和县中医院牵头的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对我们医院工作的高度认可。接下来一定大力支持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为重症医学科开展临床治疗、科学研究、举办学术活动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阜阳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邓红卫宣读《关于同意成立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的批复文件》,太和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焦常新作专业委员会成立筹备工作汇报。
会议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太和县中医院焦常新担任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外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单南冰担任名誉主委,付耀武、任世龙、李玉成、周海春、周明虎等5人当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冠当选委员会秘书长,程立中当选委员会秘书,11人当选常务委员,80名重症、急诊、全科专业医生当选为委员。
单南冰在讲话中指出,今天应邀参加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成立大会,祝贺焦常新主任当选主任委员,希望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在焦常新主委的带领下发展壮大,与省内外同行相互交流,为安徽省的中医重症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焦常新首先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信任,感谢全体委员的支持,在市县院各级领导关怀下,与各位代表一起努力,在中医药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这个交流平台上,争取每年召开一次年会,举办一次继教班,与省内外同行交流学习,尤其在中医药科研项目上共同协作,让中医药在重症专业上发挥充分作用,落实阜阳市卫健委及中医药协会关于中医药建设的精神,共同提高重症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会议邀请了安徽省中医院名医堂专家(曾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大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立医院)潘爱军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疗组长、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邹磊,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叶珺教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外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单南冰,阜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王静,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院长助理、医务科科长付耀武,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焦常新,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儿一科资深中医专家高岐文,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程利中等分别作了题为《《伤寒论》扶阳法初探》《侵袭性霉菌感染诊治》《脓毒血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防治》《拨开云雾见晴天-一例重症感染病例的分享》《中西医结合重症肺炎病例分享》《镇静镇痛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伤寒论》治疗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经方医学讲义》《浅谈《伤寒论》在临床中应用》《感染性疾病诊治思路之四项基本原则》《从CHINET数据到临床》《重症患者镇痛镇静研究进展》《运用伤寒治疗脓毒性休克病例分享》的专题讲座,他们结合各自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独特见解,对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精彩授课,为大家提供一个思想碰撞、学术争鸣的广阔平台。
会议结束后,与会嘉宾与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留念。
文:陈亚洲
7月21日--22日,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成立大会暨伤寒论扶阳法辩证思路及临床应用最新进展继教班会议在太和县华源酒店宴会中心成功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潘爱军,阜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马振华,阜阳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刘海彬,太和县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震,阜阳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邓红卫,阜阳市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南冰,太和县中医院党委书记李建英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来自全市各卫生医疗单位中医重症急诊专业医师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太和县中医院院长助理、医务科科长付耀武主持。
马振华代表阜阳卫健委、阜阳市中医药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的祝贺!他指出中医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阜阳市卫健委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学会成立之后,要依托专家资源,凭借各自专长,构建内涵丰富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医学专委会在中医药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太和县中医院作为主委单位,要以此为契机,努力做好服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会员,把握住当前中医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通过凝聚多方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李震指出,经阜阳市中医药学会批准,由太和县中医院牵头发起成立重症专委会,这是对太和县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信任和激励,让我们倍感荣幸。相信今天重症专委员会平台的搭建,对推动重症医学临床科研和学术交流,规范重症医学诊疗标准,完善重症医学学术体系,培养更多掌握现代急危重症救治知识和医疗技能的专业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和县中医院要以此次成立大会为契机,持续推动重症学科医疗、教学、科研水平的同质化发展,为推动阜阳地区重症学科的发展尽心出力。
李建英首先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对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专家及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李建英指出,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是为了进一步促进阜阳市中医重症医学科的学术交流,深入探讨重症医学科诊疗领域的新进展,这是中医人的骄傲,也是阜阳中医界的盛事。市中医药学会批准了我们太和县中医院牵头的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对我们医院工作的高度认可。接下来一定大力支持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为重症医学科开展临床治疗、科学研究、举办学术活动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阜阳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邓红卫宣读《关于同意成立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的批复文件》,太和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焦常新作专业委员会成立筹备工作汇报。
会议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太和县中医院焦常新担任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外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单南冰担任名誉主委,付耀武、任世龙、李玉成、周海春、周明虎等5人当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冠当选委员会秘书长,程立中当选委员会秘书,11人当选常务委员,80名重症、急诊、全科专业医生当选为委员。
单南冰在讲话中指出,今天应邀参加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成立大会,祝贺焦常新主任当选主任委员,希望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在焦常新主委的带领下发展壮大,与省内外同行相互交流,为安徽省的中医重症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重症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焦常新首先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信任,感谢全体委员的支持,在市县院各级领导关怀下,与各位代表一起努力,在中医药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这个交流平台上,争取每年召开一次年会,举办一次继教班,与省内外同行交流学习,尤其在中医药科研项目上共同协作,让中医药在重症专业上发挥充分作用,落实阜阳市卫健委及中医药协会关于中医药建设的精神,共同提高重症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会议邀请了安徽省中医院名医堂专家(曾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大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立医院)潘爱军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疗组长、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邹磊,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叶珺教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外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单南冰,阜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王静,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院长助理、医务科科长付耀武,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焦常新,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儿一科资深中医专家高岐文,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程利中等分别作了题为《《伤寒论》扶阳法初探》《侵袭性霉菌感染诊治》《脓毒血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防治》《拨开云雾见晴天-一例重症感染病例的分享》《中西医结合重症肺炎病例分享》《镇静镇痛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伤寒论》治疗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经方医学讲义》《浅谈《伤寒论》在临床中应用》《感染性疾病诊治思路之四项基本原则》《从CHINET数据到临床》《重症患者镇痛镇静研究进展》《运用伤寒治疗脓毒性休克病例分享》的专题讲座,他们结合各自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独特见解,对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精彩授课,为大家提供一个思想碰撞、学术争鸣的广阔平台。
会议结束后,与会嘉宾与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留念。
文:陈亚洲